古建筑是如何進行排水的?
2020.09.14
中國古建筑防水有“以排為主,以防為輔”、“多道設防,剛柔并濟”的理念,今天,古建施工隊告訴您古建筑是如何進行排水的?
說到“排水”,古人首先是從屋頂下功夫,古代建筑的屋頂,多采用高屋脊、大坡度的設計,靠近屋脊兩側的坡度超過60°,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°,利用陡坡使水急下,再因慣性沖出檐外。各種屋頂式樣中有利于排水的,叫做懸山頂,所謂“懸山”,是屋頂房檐伸出“山墻”外,顯然更容易將雨水排出, 懸山頂是種便于排水的屋頂樣式。
除了結構以外,屋頂的建筑材料也考慮了防雨的需要,這是瓦的應用,不過早期的瓦吸水性很強,很容易造成滲漏,后來瓦的品質得到提升,吸水率降至3%,與瓷器相當,“改進版”的瓦,輔以金屬、琉璃和錫等材料,使中國傳統的屋頂成為“防雨能手”。磚縫越向下越開闊,雨水自然不容易停留在表層,而是滲入地下,通過地下水系統緩沖和滲排出去。
說到“排水”,古人首先是從屋頂下功夫,古代建筑的屋頂,多采用高屋脊、大坡度的設計,靠近屋脊兩側的坡度超過60°,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°,利用陡坡使水急下,再因慣性沖出檐外。各種屋頂式樣中有利于排水的,叫做懸山頂,所謂“懸山”,是屋頂房檐伸出“山墻”外,顯然更容易將雨水排出, 懸山頂是種便于排水的屋頂樣式。
除了結構以外,屋頂的建筑材料也考慮了防雨的需要,這是瓦的應用,不過早期的瓦吸水性很強,很容易造成滲漏,后來瓦的品質得到提升,吸水率降至3%,與瓷器相當,“改進版”的瓦,輔以金屬、琉璃和錫等材料,使中國傳統的屋頂成為“防雨能手”。磚縫越向下越開闊,雨水自然不容易停留在表層,而是滲入地下,通過地下水系統緩沖和滲排出去。
古人以巧妙的結構設計和材料選用,雨水疏導排放卓有成效,甚至能做到幾百年不受積水之害,讓人不由感嘆先民的智慧。
邯鄲市苑氏園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(簡稱苑氏古建工程),本公司承攬各種大型仿古建筑主體工程。如:大殿,廟宇,長廊,牌坊,古塔,祠堂,閣樓,多角亭,四合院等古建主體工程。公司現有技術人員20余人和5個在一線的施工團隊,技術力量雄厚。我公司堅持“誠信為本、信譽至上、服務社會”的經營宗旨,嚴格管理,規范施工,以“質量好、信譽高、速度快、低價格”的企業風貌,竭誠為社會各界提供優良服務。苑氏古建工程全體員工熱誠歡迎新老員工來電來函洽談業務!